新闻动态
网站目录
联系我们
联系人:王部长
加盟热线:400-6868-123
电话:0431-85161442
传真:0431-89255123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顺达路1369号修正大厦
邮编:130012
详情
农药包装问题成难点
农药的包装问题一直是人们所关心的问题。将用完的用完的农药随地乱扔,这样会导致土壤和地下水源的污染问题。严重威胁着生态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目前全国每年农药制剂需求总量为250万吨左右,每年产生的农药包装废弃物以容量为250毫升计有100亿个之多。据中国包装联合会理事、上海市包装技术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金国斌统计,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农药生产国,农药原药品种250多种,制剂品种3000多种,制剂年生产量120多万吨,其中2/3为液态制剂,农药总产能是市场需求量的3倍。目前,我国60%农药采用玻璃瓶包装,塑料瓶包装占20%,另外20%是用软性复合袋包装。由于玻璃瓶和塑料瓶包装都有许多缺点,国家推行以塑代玻计划,农药包装趋势是以塑代玻、以袋代瓶。所有使用复合软包装袋的农药都是小剂量、轻量化的包装。大多数是每袋10到20毫升(毫克),袋子的大小约80毫米宽、100毫米长。每个这样的袋子要用0.016平方米的复合膜,也就是每1平方米的复合膜可以做62个这样大小的袋子,因此每1平方米的复合膜可以包装1.24公斤(升)的农药。按照年产量120万 吨 农 药 中 的 25%即30万吨农药计算,使用这种复合软包装袋,则需要2.42亿平方米复合膜。农药包装已经成为包装行业中具有较高利润增长点的产品。
金国斌介绍,由于农药属于危险品,我国对农药包装质量标准非常严格。国家标准《农药包装通则》(GB3796-2006)规定了农药的包装类别、包装技术要求、包装件运输、包装件贮存、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其中引用了《GB 20813-2006——农药产品标签通则》、《GB 4838-2000——农药乳油包装》等涉及危险品包装和检验的近13个相关国家标准。特别强调了农药包装的稳定性、不透过性、抗冲击性、耐腐蚀性、防渗漏性等指标,我国从包装材料到生产工艺、从包装膜材料到耐腐蚀油墨,甚至胶黏剂都有相当深入的研究成果。合格的农药包装确保农药的运输和使用安全。
然而记者在调研中发现,在农民用完农药后,农药包装物往往被随意丢弃。而原本结实的设计在这个时候却成了污染环境的源头之一。“谈到污染,人们更多关注的是工业领域。实际上,目前水体污染中,工业、生活和农业污染各占1/3,来自农业方面的污染更难监测、控制和治理。其中,农民施药过程中出现的农药废液及农药包装物,已经成为农药废弃物管理的重点。” 山东省农药检定所残留管理与检验科副科长周力告诉记者,农药包装散落在田间地头,一般要经过上百年时间才能降解;而降解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污染的过程。同时,农药包装里还残存着农药,对土壤、地表水、地下水和农产品都可能造成直接污染,并进一步进入生物链。尽管研究数据不足,但显而易见,这种源自农药包装废弃物的农药二次污染不亚于农药使用过程中的农药对农产品的直接污染。
周力在基层工作中发现,农药包装废弃物包括塑料瓶袋、玻璃瓶、铝箔袋、纸袋等几十种,其带来的危害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包装物自身对环境的危害。即包装物以玻璃、塑料等材质为主,这些材料在自然环境中难以降解,散落于田间、道路、水体等环境中,造成严重的视觉污染;在土壤中形成阻隔层,影响植物根系的生长扩展,阻碍植株对土壤养分和水分的吸收,导致田间作物减产;在耕作土壤中影响农机具的作业质量,进入水体造成沟渠堵塞;破碎的玻璃瓶还可能对田间耕作的人畜造成直接伤害。二是包装物内残留的农药毒性危害。其中残留农药随包装物随机移动,对土壤、地表水、地下水和农产品等造成直接污染,并进一步进入生物链,对环境生物和人类健康都具有长期的和潜在的危害。